查看原文
其他

编剧沦为IP修理工?

庄自修 狐厂娱乐观察 2022-10-30


韩剧《奇怪的律师禹英雨》,讲述了一个自闭症律师的成长故事。


首播收视率仅0.948%,仅过三周,收视率暴涨十倍,斩获豆瓣9.3的高评分。


在这部剧七千多的短评中,不乏此类声音——


“国产剧还在‘双洁’,韩剧已经走那么远了。”


“我想大声对我们的导演和编剧说,不要什么火拍什么,仙侠剧、大女主剧戏,拍得千篇一律,能不能拍点不一样的?”


这一切疑问的背后,答案是什么呢?

IP大于原创


国内编剧写不出《奇怪的律师禹英雨》这样视角独特的作品吗?


编剧贾东岩反驳道,“不是中国编剧写不出,而是片方想不出”。


贾东岩透露,大概在两年前,他曾写过一个类似的角色,女主是一个有点社恐的警察,不喜欢跟别人说话,会把自己想说的话写在纸条上,贴给别人看。这样一个在他看来还蛮生活化的场景,却得到了片方“极度悬浮”的评价。


同样的质疑,还发生在贾东岩前不久刚播完的《猎罪图鉴》中。


剧中,他塑造了一个画像师的职业,新奇而有趣,但在寻求合作的时候,频频遇到挫折。



“有人想把画像师的故事放到他们买过的IP中,两个主角的名字就用IP主人公的名字,还有人多次提出来,能不能让画像师不要那么仙气儿,改成一个朴实的画工,脚踏实地靠双脚破案。”


贾东岩说,“从商业层面来讲,很多人不相信禹英雨这样的角色可以成功,他们生活中没见过自闭症律师,就认为不存在,也不会通过这样的剧本。”


做完《猎罪图鉴》之后,贾东岩更深刻地体会到了做原创剧本的艰难,业内所谓的原创剧本,基本上都是委托原创,要么由制片公司设想好了题材,邀约编剧来写,要么编剧想好题材卖给制片公司来做,即使这样,最终出来的作品,大多还要被裹上一个IP的壳子。



编剧陈绿就曾遇到过这样的事情,某合作方给出一个想法,邀请她们原创剧本,剧本前五集都出来了,对方却突然告诉她,项目推进不下去了,原因是这不是IP,他们没有信心。


“他们希望我把男主改成妖,这样他们只要在网上搜到一个男主是妖的网文,就可以买下来套用这个IP。”陈绿说。


“即使内容不符也没关系,可以硬改各种元素。”


之所以这么大费周折,陈绿直言,源于平台魔幻的评级制度。


陈绿透露,每个平台都有一个数据库,数据库给不同的IP、演员、编剧、导演等,有不同的打分,平台会根据数据库中的信息给作品评级,不同的评级代表着不同的资源待遇。


“如果你的作品是IP,可能就会加几分,你能邀约到知名演员,会得到更高评级。”陈绿说。


“一开始的时候,大家可能都想做原创作品,也知道原创很重要,但平台依旧用是不是IP来评价着你的项目,很多人为了不担风险,最后也妥协了。”



贾东岩说,业内有一条不成文的规矩——如果是一个IP小说,只要有30%可用的内容,就会有人抢着买,但如果是一个原创剧本,内容达不到90%的标准,就无人问津。


“为什么呢?因为他们有非常重要的一句话,可以让编剧去改呀。”贾东岩说,“他们还有一句经典语录,你们觉得不公平是吧,对,就是这么不公平。”

作品变商品


为什么制作方、平台方对原创剧本的接受度如此之低呢?


贾东岩认为,原因在于,国内电视剧通常都是委托创作,一旦委托创作,最终都会变成一个合同,而不是创作。


贾东岩透露,编剧合同中都有一条规定,每五集大纲经过一次审核,审核通过再付款,决定付款的人是影视公司的责编或中台,钱花得值不值他们要负责,所以他们不敢轻易冒险,最保险的做法是,把公司主要负责人都聚集在一起,让每个人提出自己的想法,最后取一个最大公约数。


“这些人的公约数是什么呢?可能就是五讲四美三热爱,是大家看到的那种千篇一律的人设。”贾东岩说。



贾东岩感慨道,影视作品最需要创新,但制作者却不允许编剧自由表达,只希望他们提供商品,这种思维倒逼创作者,使得他们关心的不再是剧本到底讲了怎样的故事,有怎样不一样的人物,而是话题,热搜。


“现在有一些影视公司,开机之前会让宣传进来修改剧本,评估剧本中哪些内容可以上热搜,哪些会有话题风险。”贾东岩说。


“他们有一套自己的评价标准,像AI审稿一样,符合这些标签,你的稿子就能过,不符合就可能过不了。”


这样的事情并非耸人听闻,编剧陈绿还遇到过让自己用思维导图、EXCEL写大纲的合作方。


“文字版大纲拿给他们看,他们提不出意见,就让我们列个EXCEL表格,内容详细到像分场,有人物时间、地点、主要情节、重点剧情等。”陈绿吐槽道。


陈绿自嘲是一个“耐磨”的编剧,无论合作方提出多么奇葩的意见,他们能改则改,但在与一些平台的合作中,她也感到深深地无力感。



平台有话语权的负责人一般手里有多个项目,跟陈绿对接的基本上都是95、96年的小责编,小责编会提一大堆意见,但没什么话语权,有时候干着干着可能还集体跳槽了,等她们下次去开会的时候,对面坐着的一排人可能都没见过。


“新来的人又要提一轮意见,跟之前的意见完全不一样,比如我们写悬疑,他们看《龙岭迷窟》播得不错,就想加点探险元素,或者人家《梦华录》很火,又想加点情感。”陈绿说,“现在项目都是平台做主,他们的管理者都是职场思维,遇到人员转换,自然意见乱飞。”


编剧贝贝也直言,国内电视剧很少会根据编剧写的剧本来制作,常常做着做着就变成了集体创作,责编、平台、制片人、导演,甚至是演员,都可能提意见,每人说一嘴,最后也不好说成品到底是按照谁的意志做出来的。


“我朋友之前是某公司的坐班编剧,负责一个律政剧的剧本,写的时候她们参考了不少真实案例,后来她离职了,剧播出的时候,她发现除了剧名和故事梗概,其它跟她们当时写的基本没啥关系。”

编剧行业越来越螺丝化?

    

随着IP遇冷,原创作品会受到重视吗?


贾东岩认为并不会,“禹英雨这样的人设如今再提起,也许会通过,但通过的理由只有一个,那就是国外有类似剧已经播出了,而且还播得不错,国产剧可以抄一个这样的角色。”



跟风,是国产剧存在已久的顽疾。


倒退回十几年,那时候影视剧流行苦情女主,如今遍地泛滥的是甜宠女主,不像国外影视剧中,复仇的恶女、虚荣的假白富美、自闭症律师等等人设,角色十分多元。


贾东岩直言,这些年国内也有不少优秀的电视剧,但整体来看,制作工业流程大幅提升了,编剧的创作水准却呈现下滑趋势,所有的作品,大家都拼命往一个模样做。


“做《猎罪图鉴》的时候,遇到一个很大的困扰,就是要不要走迷雾剧场风格,后来我们还是拒绝了‘迷雾风’,我觉得,好的悬疑剧不一定要靠昏暗的打光,摇晃的镜头来制造悬疑感。”


明知做原创很难,但贾东岩表示,编剧还是要坚持做原创,如果不做原创,可能会沦为IP的修理工,编剧行业也会越来越螺丝化。



除了从业者的观念转变,贾东岩觉得,观众也要给原创作品更多一些宽容。


“有时候你会发现一些人极度反感创新,一个剧没有特点,有时候夸的声音还挺多,但凡有一点特点,评论一定两极化,甚至批评的声音更大,可能这就是创新需要面临的第一道坎,挑战这群观众的审美感受。”贾东岩说,“观众对影视剧上纲上线的做法,有时候也挺影响创作者,尤其是那些年轻的责编,他们就会想,编剧这样写会不会有风险之类。”


贝贝也有这样的感受,经常看网络上观众对于剧情的讨论,大家写的时候就会担心,“男女主不是‘双洁’,目标观众会不会骂呀”,“我写某某事,别人会不会觉得是在影射某某?”


甚至有时候,他们还要担心,他们写的剧情,演员的水平能不能应付得来。


贾东岩表示,电视剧是一个娱乐产品,既然是娱乐产品,那么观众就可以选择看或不看某类作品,而不是讨论这个作品该不该存在。


更多的包容,可能才会有更多创新的尝试。


(转载搬运请注明出处,侵权必究)



招商也能鉴大剧爆扑了?

《独行月球》治好了市场的精神内耗?

张子枫也开始演自己了

陈思诚失灵,万达电影水逆

艺人的“明星”危机

影视公司上半年业绩出炉,没有欢喜只有忧

被IP吞噬的陈思诚

被管理的剧本杀,还能“杀”多久?

音乐节“背刺”乐迷

你没看过的甜宠剧,在海外都火了



如需转载后台回复【转载

如需投稿后台回复【投稿

或投稿邮箱:

【achencc@163.com】

更多行业策划↓↓↓



    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